AI检索中线上获客的运营重构——GEO战略定位

先聊一个很多老板都头疼的问题:为什么公司在线上推广的钱越花越多,询盘电话却越来越少?
花钱做了网站,优化了百度排名,甚至投了信息流广告,结果引来的流量要么不精准,要么就是比了一圈价就消失了。感觉就像把钱扔进了一个看不见的黑洞,只听见响,看不见水花。
这不是你的错觉。因为战场已经转移了。

 

1
战略定位

你的客户,尤其是那些有明确采购需求的B2B客户,正在悄悄地改变他们寻找供应商的方式。 他们不再满足于在搜索引擎翻上十几页的广告和链接,他们需要的是直接、高效、被整合好的答案。

他们会打开ChatGPT、或者国内的deepseek,豆包,腾讯元宝,秘塔等AI助手,然后输入一个极其具体的问题:

“我想找一家能提供高精度激光焊接解决方案的中国供应商,要求有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经验,并且能提供详细的技术白皮书。”

现在,请你思考一秒钟:当AI生成答案时,出现的是你的名字,还是你竞争对手的名字?

如果你根本没出现在AI的推荐列表里,那么你过去花在传统SEO和广告上的钱,在这一刻,等于零。

这就是 GEO(生成式引擎优化) 的威力。它是一场正在无声进行的线上获客革命。而这场革命的起点,不是技术,不是内容,而是你必须想得清清楚楚的——战略定位

今天,我们就用一个“六问法”,帮你校准你的线上获客战略。这六个问题,是帮你打造GEO体系的基石,是你在线上“被AI看见、被客户选中”的第一颗、也是最关键的一颗扣子。

2
核心产品

第一问:你的“核心产品”是什么?—— 在AI的知识库里,抢注一个“代名词”

在线下,你可以说“我们什么都能做”。但在线上,尤其是在AI面前,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

AI的大脑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图谱,它通过给企业和产品贴上“核心标签”来理解世界。一个“万金油”式的公司,在AI看来就是一团模糊的“信息噪音”,很难被精准分类和推荐。

GEO定位的第一步,就是收缩你的战线,选定你的“尖刀产品”。

它必须是你产品线里,最能代表你技术壁垒、最能体现你专业性的那一个。你的目标是,让这款产品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代名词

比如,你生产各种工业胶水,但其中只有一款“耐-50℃低温的特种结构胶”是你的独家技术。那么,你所有的线上资源,就应该首先集中火力,把“低温结构胶专家”这个标签牢牢地钉在自己身上。

当AI的知识库里,“低温结构胶”这个词条下面链接的是你的品牌时,你的GEO就成功了一半。

3
核心人群

第二问:你的“核心人群”是谁?—— 别对空喊话,精准描绘你的“数字听众”

线上营销最大的成本,是花在“无效沟通”上的。你发布的内容,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读者,就如同向大海里扔石子,毫无波澜。

GEO要求你,必须精准地描绘出你的“理想客户数字画像”。

这个画像越具体,AI就越能帮你把内容“投喂”给正确的人。你需要清晰地知道:

他是谁? (职位:是研发工程师,还是采购总监?他对信息的偏好完全不同。)

他在哪里“闲逛”? (他是在LinkedIn上看行业分析,还是在知乎上研究技术难题,或是在专业的工程师论坛里交流?)

他使用什么“语言”? (他搜索时用的是“降本增效方案”,还是具体的“VMC-850加工中心故障代码”?)

你的目标,是创造出与这个“数字画像”高度共鸣的内容。 比如,你不是为所有“制造企业”写内容,而是为“正在寻求自动化升级的3C电子产品代工厂的技术负责人”写内容。

当你做到了这一点,AI在处理相关问题时,会判定你的内容与该用户群体的“相关性”最高,从而优先展示。

4
用户痛点

第三问:他们的“用户痛点”是什么?—— 把你的技术,翻译成他们的“搜索词”

线上获客的本质,是“用你的答案,去匹配用户的提问”。

而用户的提问,往往不是技术参数,而是他们遇到的实际烦恼。所以,你必须学会一种关键能力:把你的技术优势,翻译成“痛点语言”。

 

你的技术特性(自嗨版) 客户的痛点与搜索词(人话版)
“我们的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” “生产线换产太慢怎么办?” / “如何快速增加新功能?”
“我们软件的API接口开放” “如何把新设备接入我们现有的MES系统?”
“我们的材料经过了5000小时盐雾测试” “沿海地区设备腐蚀严重,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?”

你的网站、你的白皮书、你的技术文章,都应该围绕这些“痛点语言”来构建。 当客户用他们的烦恼作为关键词去提问AI时,AI会发现,你的内容完美地解答了这些问题。你,就成了那个“最懂他”的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
5
优势提炼

第四问:你的“优势提炼”是什么?—— 给AI一个无法拒绝的“推荐理由”

当AI面对多个看似都能解决问题的供应商时,它会如何选择?

它会寻找“差异化”“确定性”。你必须给它一个清晰、有力、且独一无二的推荐理由。这个理由,就是你的“独特销售主张”(USP)。

这个主张不能是“质量好、服务好”这种模糊的形容词,AI无法处理。它必须是可量化、可验证的事实

速度优势:“我们是行业唯一承诺‘4小时内出具初步方案’的供应商。”

成本优势:“我们的XX技术,能将客户的单件生产能耗降低17%。”

权威优势:“我们是《XX行业国家标准》的起草单位之一。”

服务优势:“我们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,98%的客户问题在首次联系后2小时内得到解决。”

这个“王牌”,就是AI在生成对比性答案时,会为你标注的“加分项”。

6
盈利模式

第五问:你的“盈利模式”是什么?—— 设计你的“线上转化路径”

你的公司靠什么赚钱,决定了你的GEO内容最终要把客户引向何方。盈利模式,定义了你的“线上转化路径”。

靠卖标准设备赚钱? 你的内容应该充满详尽的参数、对比评测和客户案例,最终的“钩子”是指向“获取报价”“下载产品手册”。

靠复杂的解决方案赚钱? 你的内容应该更像一个“行业顾问”,多发布趋势分析、技术白皮书,最终的“钩子”是“预约一次免费的专家咨询”。

靠耗材和增值服务赚钱? 你的内容可以大胆地“免费分享”核心知识,甚至提供免费的设备诊断,最终的“钩子”是让客户进入你的“服务生态”。

想清楚这一点,你的线上内容就不会是散乱的,而是有一个清晰的、指向最终成交的逻辑闭环。

7
平台投放

第六问:你的“投放平台”在哪里?—— 去AI的“食堂”里投喂

内容做好了,放在哪里?放在AI会去“学习”和“觅食”的地方。

因为AI的学习资料,就来自于这些平台。你的内容出现在越权威、越相关的平台上,被AI采纳为‘权威信源’的权重就越高。

权威行业媒体/垂直门户:AI眼中的“官方认证”。

LinkedIn/知乎等知识型社区:专家形象的塑造地。

YouTube/B站等视频平台:动态展示技术优势的最佳场所,AI越来越看重多模态内容。

学术数据库/专利网站:终极权威的象征。

你的官网(核心):所有信息的最终归宿和信任基石。

根据你的核心人群画像,选择2-3个核心平台进行战略投放,形成一个强大的“权威内容网络”。

 

8
最后

GEO的战略定位,就是为你的企业绘制一幅清晰的“线上数字身份蓝图”。

它回答了AI关于你的所有核心问题:你是谁?你为谁服务?你有什么绝活?我为什么要推荐你?

当这幅蓝图清晰无比时,你就不再需要为线上获客而焦虑。因为你不再是那个在茫茫信息海洋中苦苦挣扎的游泳者,你变成了那座AI和客户都无法绕过的“灯塔”。

未来的B2B营销,不是比谁的声音大,而是比谁的“答案”更有价值。

现在,是时候审视你的线上战略了。这六个问题,就是你的起点。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阿牛顿商业观察

阅读剩余
THE END